打开APP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来源:生物世界 2025-04-19 14:54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两项独立的临床试验论文,这两项研究分别探索了基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和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细胞疗法,显示出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安全性,并显示出了初步疗效。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也是世界上第二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影响着约 1%-2% 的 65 岁及以上老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预计到 2040 年,全球帕金森病患者人数将超过 1400 万。

帕金森病的特征在于大脑黑质中多巴胺能神经元及其纹状体投射出现显著的进行性的退化,从而产生运动迟缓伴肌强直和/或静止性震颤等运动症状,以及包括自主神经、精神、睡眠障碍等非运动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导致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目前的治疗方法,例如左旋多巴(ʟ-dopa)等能在帕金森病的早期减轻症状,但效果会逐渐下降,而且经常伴随着运动障碍(不自主运动)等副作用。 

细胞疗法,特别是向大脑中补充多巴胺能神经元,有望提供更有效、副作用更少的帕金森病治疗方法。

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两项独立的临床试验论文,这两项研究分别探索了基于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和人类胚胎干细胞(hES)的细胞疗法,显示出了对帕金森病患者的安全性,并显示出了初步疗效,这两项研究是朝着更广泛地使用细胞疗法进行帕金森病治疗迈出了重要一步。

iPSC 来源的多巴胺能前体细胞的 I/II 期试验

在这项临床试验中,来自京都大学的研究团队使用了 HLA 配型的人诱导多能干细胞(hiPSC)衍生的 CORIN+ 多巴胺能前体细胞。

试验设计:单中心开放标签 I/II 期试验,7 名患者(年龄在50-69岁之间)接受双侧壳核移植(低剂量:2.1–2.6×10⁶细胞/侧;高剂量:5.3–5.5×10⁶细胞/侧),随访 24 个月。

安全性与耐受性:无严重不良事件或肿瘤形成,但部分患者因药物调整出现轻度运动障碍加重。免疫抑制(他克莫司)在 15 个月后停用,未见排斥反应。 

疗效评估:

影像学:壳核区 ¹⁸F-DOPA 摄取增加 44.7%(高剂量组更显著)。

临床评分:在继续参加临床试验进行有效性评估的 6 位患者中,有 位患者未服用标准药物的情况下观察到帕金森病相关运动症状减少,5 位患者观察到相关运动症状减少。 

研究团队得出结论,iPSC 移植安全且可能有效,需进一步探索以优化患者选择和剂量策略。

hES 来源多巴胺能神经元的I期试验

 

在这项临床试验中,来自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和 BlueRock Therapeutics(拜耳全资子公司)的研究人员使用人类胚胎干细胞(hES)衍生的多巴胺能前体细胞, 

试验设计:开放标签 I 期试验,12 名患者分为低剂量(0.9×10⁶细胞/侧)和高剂量组(2.7×10⁶细胞/侧),双侧移植至壳核。

安全性与耐受性:主要终点(12个月)显示无移植物或免疫抑制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18 个月随访中未发现肿瘤或移植物诱导的运动障碍(GID)。 

疗效评估:

影像学:PET 显示壳核区 ¹⁸F-DOPA 摄取增加(高剂量组更显著)。

临床评分:高剂量组 MDS-UPDRS III OFF 评分平均改善 23 分(较基线降低35%)。

免疫抑制:术后 1 年使用他克莫司和糖皮质激素,未长期维持。

研究团队得出结论,该细胞疗法安全性良好,支持未来确定性临床试验。

这两项研究的共同点:

1、安全性:两项临床试验均显示良好的安全性,无移植物相关肿瘤或严重并发症。

2、影像学证据:均通过 ¹⁸F-DOPA PET 证实了移植物存活和多巴胺合成活性。

3、剂量依赖性:高剂量组在影像学和临床评分上改善更显著。

4、免疫抑制策略:均采用短期免疫抑制(1年或15个月),未报告长期免疫问题。

总的来说,这两项临床试验都证实了异体(非自身)干细胞衍生细胞产品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的安全性,并显示出了初步疗效。其中,hES 细胞和 iPS 细胞各有优势,前者疗效更一致,后者因 HLA 配型可能降低免疫风险。未来还需更大规模、双盲对照试验验证长期疗效,并优化细胞剂量、移植策略及患者选择。

干细胞治疗系统疾病,中国处于世界前沿

值得一提的是,2025 年 1 月,美国 FDA 正式批准了士泽生物自主研发的的通用型 iPSC 衍生多巴胺能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的研究性新药申请(IND),用于在美国开展治疗帕金森病的注册临床 I 期试验,FDA 还授予了士泽生物帕金森病新药特殊豁免权(Exemption)。2025 年 2 月,美国 FDA 正式批准了士泽生物的自主研发的通用型 iPSC 衍生亚型神经前体细胞注射液的研究性新药申请(IND),用于在美国开展治疗渐冻症的注册临床试验。这是中国首个 iPSC 衍生细胞新药获美国 FDA 授予全球孤儿药资格(Orphan Drug Designation),依据美国孤儿药法案享有市场独占权、加速审评资质及特殊扶持政策。

在此之前,士泽生物已于 2024 年成功实施由国家两委局正式批准开展的我国全部两项临床级 iPSC 衍生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国家级干细胞备案临床研究项目,用于治疗帕金森病及渐冻症,包括士泽生物已完成的“中国首例” iPSC 衍生细胞治疗帕金森病(临床随访期超过 12 月,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发生,且多例受试患者关键疗效指标及多项非运动指标获得显著改善)及“全球首例” iPSC 衍生细胞治疗渐冻症。

上述进展代表我国在开发临床级 iPSC 衍生细胞新药治疗以帕金森病和渐冻症为代表的神经系统疾病领域处于全球同步领先或全球首创地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生物谷”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生物谷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生物谷”。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生物谷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